- 陈益;葛英为;周丽洁;汪思应;张令强;
目的 解析热应激条件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2(CASP2)缺失细胞的泛素化修饰景观,探究CASP2在热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对照和CASP2敲除(CASP2 KO)细胞不同组分的泛素化。收集热应激处理2 h的对照和CASP2 KO细胞相对可溶组分Ⅱ(SolubleⅡ)和全细胞难溶组分(Pellet),利用抗二甘氨酸残基(K-ε-GG)抗体法依赖的泛素化组学,分析两组细胞样本的差异蛋白及参与的重要信号通路。最后选取在CASP2 KO细胞中泛素化修饰显著上调的蛋白,通过His pull-down进一步验证CASP2是否参与调控其泛素化修饰。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在应激中CASP2 KO细胞过载泛素累积多于对照细胞。泛素化组学鉴定发现,相较于对照细胞,CASP2 KO细胞中有100个蛋白泛素化水平显著上调,36个蛋白泛素化水平显著下调。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CASP2 KO细胞中泛素化显著上调蛋白主要富集于亨廷顿病、阿尔兹海默病、胆汁分泌、碳代谢及自噬通路。His pull-down及Western印迹实验进一步发现,这些通路中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泛醌氧化还原酶B3亚基(NDUFB3)和自噬相关蛋白9A(ATG9A),在应激条件下CASP2 KO细胞中泛素化修饰明显增多。结论 热应激条件下CASP2缺失导致细胞内过载泛素累积增多,且CASP2可影响多个通路蛋白的泛素化修饰水平。
2025年08期 v.49;No.339 56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陈晨;徐立涛;尹栩;慈维昊;向慎思;杨晓明;任广明;
目的 构建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全身性敲除小鼠,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研究敲除NLRP3对放射导致的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反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Nlrp3~(+/+)、Nlrp3~(-/-)基因型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放射组。对照组接受模拟照射;放射组使用~(60)Co放射源进行照射,剂量为22 Gy,剂量率为184.30 R/min,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小鼠照射14 d后,使用分析天平分别测定小鼠体重及肺组织湿重,并计算肺系数;实时定量PCR(qPCR)和流式微球阵列(CBA)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反应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F4/8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损伤及巨噬细胞浸润;Western印迹法检测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的活化水平。同样方法建立长期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利用~(60)Co放射源进行照射,剂量为18 Gy,剂量率为174.67 R/min。放射后24周,HE和Masson染色评估小鼠肺纤维化。结果 敲除NLRP3抑制caspase-1的激活,可降低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反应,抑制肺巨噬细胞浸润,改善肺水肿,进而减轻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与此同时,NLRP3敲除还显著改善放射导致的晚期肺纤维化。结论 NLRP3敲除可改善放射导致的早期肺炎和晚期肺纤维化。
2025年08期 v.49;No.339 569-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冯明捷;张孝昌;李江波;王晨辉;韩伟;耿晓恩;周喆;
目的 基于冷暴露小鼠转录组学数据和基于网络的细胞反应印记整合文库(LINCS)计划,筛选具有冷损伤保护作用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方法 对C57BL/6J雄性8周龄小鼠进行冷暴露(5℃,7 d)和室温对照(23℃,7 d)处理,7 d后取棕色脂肪组织(BAT)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WAT)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差异基因表达谱,与LINCS数据库药物扰动细胞基因表达谱数据比对,筛选增强脂肪产热的候选化合物;开展动物水平药效验证,在冷暴露条件下检测给药后小鼠核心温度和肩胛骨区域皮肤温度的变化,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BAT、iWAT和附睾白色脂肪组织(eWAT)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获得了冷暴露脂肪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与LINCS数据库比较得到两处脂肪组织的候选化合物集,筛选预测醉茄素A(WA)具有冷暴露产热的基因表达特征,并开展冷暴露动物实验给药验证;药效试验证实WA能够维持冷暴露条件下小鼠体温;冷暴露下WA组小鼠脂肪细胞面积减小,脂质积累减少。结论 基于转录组数据基因表达特征筛选预测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重定位策略和方法,WA在冷暴露下能够促进脂肪组织产热代谢维持体温,提高冷耐受。
2025年08期 v.49;No.339 576-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杨喆;段敏;叶雨萌;王勇懿;张娇;王雪佳;王俊;李杨;
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特异性敲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对小鼠急性放射性肺炎进程的影响。方法 构建髓系细胞特异性G-CSFR敲除(G-CSFR~(-/-,Lyz2-cre))小鼠,采用6.5 Gy~(60)Co 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G-CSFR~(-/-,Lyz2-cre)和C57BL/6N小鼠,建立放射损伤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γ射线照后3、7和14 d小鼠肺功能,石蜡切片HE染色分析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判断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变化。结果 6.5 Gy~(60)Co γ射线照射后3、7和14 d,G-CSFR~(-/-,Lyz2-cre)小鼠与C57BL/6N小鼠肺功能无显著差异、肺组织间质性炎性病变无显著差异;γ射线照射后G-CSFR~(-/-,Lyz2-cre)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P<0.01),且肺组织IL-8、CXCR2、TNF-α含量显著低于C57BL/6N小鼠(P<0.05)。结论 髓系细胞特异性敲除G-CSFR可减少急性放射性肺炎小鼠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含量。
2025年08期 v.49;No.339 582-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 张玉冰;李洪昌;汪思应;张令强;
目的 探究去泛素化酶含OTU结构域蛋白3(OTUD3)抑制肝细胞癌发展过程中肠肝轴的代谢及微生物组变化表征。方法 将2周龄同窝雄性12只C57BL/6J野生型和12只Otud3~(-/-)小鼠各随机取6只,经腹腔注射N-亚硝基二乙胺(DEN)诱导形成肝细胞癌模型,分为Otud3~(+/+)对照组(WT CON)、Otud3~(-/-)对照组(KO CON)、Otud3~(+/+)DEN诱导组(WT DEN)和Otud3~(-/-)DEN诱导组(KO DEN),于小鼠40周龄时解剖取肝脏组织进行代谢组检测,同时取粪便用于肠道微生物组检测。结果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稀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s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PLS-DA)探究表明组间完全可分;代谢组分析显示,WT DEN组与KO DEN组共筛选出54个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结果中对肠肝轴有重要意义的包括胆固醇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等;微生物组分析显示,与WT DEN组比较,KO DEN组在种属水平上拟杆菌属上调;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涉及的代谢物类型主要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肠道菌群主要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结论 OTUD3抑制肝细胞癌中肠肝轴代谢变化,可能通过增加代谢物甜菜碱以及肠道菌群中臭杆菌、阿利斯特匹斯属和李克菌属菌的含量发挥作用。
2025年08期 v.49;No.339 58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 刘壮;翟亚楠;王顺业;马铭;王梓洋;刘艳芹;高翔;高静;
目的 异源表达并纯化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标签融合的有机磷水解酶突变体H257Y/L303T(YT),即SUMO-YT,评价其水解乙基对氧磷和梭曼的能力。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SUMO标签编码基因与连接序列构建至YT编码基因的N端,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UMO-YT。通过硫酸铵沉淀及亲和层析等方法纯化SUMO-YT及YT,获得高纯度目的蛋白。分别以乙基对氧磷和梭曼为底物评价重组酶的活性及动力学参数。结果成功构建重组酶的表达质粒并进行纯化,得到SUMO-YT及YT蛋白。SUMO-YT催化乙基对氧磷和梭曼的水解效率分别是YT的11倍和4.4倍。37℃、pH 7.2条件下,当乙酰胆碱酯酶被梭曼完全抑制时,SUMO-YT处理3 min可使抑制率降为45.7%,而YT仅能降为80%。结论 成功制备高活性的重组SUMO-YT,SUMO标签融合可显著提高YT对乙基对氧磷和梭曼的水解能力。
2025年08期 v.49;No.339 598-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才巨星;祝宝让;李静;杨武威;
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肠道菌群与肉瘤发生风险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 依据MiBioGen联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确定的肠道菌群遗传工具变量汇总数据和欧洲456 276例肉瘤患者GWAS的肉瘤的统计数据,使用逆方差加权(IVW)分析方法进行两样本MR研究,并应用敏感性分析检验MR分析结果。结果 在IVW方法中,消化链球菌[OR=0.353,95%CI(0.127,0.979),P=0.045]和粪杆菌[OR=0.408,95%CI(0.173,0.961),P=0.040]与肉瘤之间呈负相关,断链真杆菌群[OR=2.216,95%CI(1.101,4.462),P=0.026]和毛螺菌科UCG008[OR=1.822,95%CI(1.005,3.305),P=0.048]与肉瘤呈正相关。敏感性分析未发现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结论 通过两样本MR揭示了4种肠道菌群与肉瘤发病的因果关系,其中消化链球菌和粪杆菌减少肉瘤发生的风险,而断链真杆菌群和毛螺菌科UCG008与肉瘤风险增加有关。
2025年08期 v.49;No.339 604-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夏天天;周维;童丽;沈磐;王宁宁;张楠;倪喆鑫;高月;
目的 探讨移居高原人群的中医临床表现及其与中医体质的关联,为高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海拔3000 m以上地区的移居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医症状评估量表和体质评估量表收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移居时长的症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筛选核心症状。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并探讨核心症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在移居高原的人群中,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为83.44%。发生率最高的前5种症状分别为皮肤干燥(67.94%)、健忘(56.03%)、口干(52.06%)、小便发黄(48.73%)和失眠(47.14%)。在症状增幅排名前10位中,小便发黄(33.51%)和健忘(26.33%)同时出现在不同移居时长的症状发生率前10位中。通过因子分析,从整体人群、移居1年以内者、移居1~2年者、移居2年以上者中分别提取出5个、2个、4个和6个症状群。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与健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移居高原可引发不适症状,且随移居时长增加,症状数量和发生率均上升。高频症状(发生率≥30%)的数量及其发生率随移居时间延长而增多。不同移居时长的症状群构成及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与健忘密切相关,可视为健忘的危险体质。及时关注症状群和体质变化,有助于预防和减缓症状的发生与发展。
2025年08期 v.49;No.339 610-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